竞智网独家对话孙俊彪:晚报杯的见证者与守护者

发布时间:2025-03-06

竞智网独家对话孙俊彪:晚报杯的见证者与守护者

     在围棋界,晚报杯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不仅是一场赛事,更是一代代围棋爱好者心中的精神家园。近日,竞智网记者有幸采访到一位与晚报杯相伴多年的资深人士——孙俊彪老师。他既是首届晚报杯的裁判,又是多年赛事的组织者和见证者,亲身经历了晚报杯从初创到蓬勃发展的历程。

(右起:吕会民、吴玉林、刘月茹、孙俊彪)

     从裁判到组织者:晚报杯的初印象与再出发

     “我第一次接触晚报杯是在80年代末,大概是1988年到1990年的时候。”孙俊彪回忆道。当时,经北京棋院的刘月茹老师推荐,他担任了首届晚报杯的裁判。那时的比赛规模还不大,大约有30个队伍参赛,每队3人,各个地区都需要通过选拔赛来组队。当时的比赛氛围非常热烈,围棋爱好者们怀揣着对棋艺的热爱汇聚一堂,只为一较高下。”孙俊彪说。

     时隔多年,2018年年底,孙俊彪先生再次与晚报杯结缘。这一次,他是受晚报杯创始人吕会民老师之托,帮忙组织北京地区参赛队的选拔工作。“那次选拔出来的队员成绩并不理想,但有一名外聘队员赵一康,他们这一批孩子后来都成为了职业棋手。”他欣慰地说,“北京一队大概能排到6到8名,北京二队名次不佳,但能看到孩子们的成长,这就是最大的收获。”

     赛事的变迁与挑战:从团队赛到疫情的考验

     晚报杯与其他围棋赛事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团队赛形式。“晚报杯是以队为单位报名的,费用由组队方承担,这与其他个人报名的比赛,比如黄河杯,有很大区别。”孙老师解释道。这种团队赛的形式,不仅考验个人棋艺,更考验团队协作与默契。

     在多年的赛事服务中,孙老师遇到过不少挑战,其中最大的便是疫情。

     “2020年的比赛推迟到了2021年,2021年的比赛也受到影响。”他回忆道,“但即便如此,晚报杯依然坚守着它的围棋情怀,为棋手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。”在他看来,晚报杯的魅力不仅在于比赛本身,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围棋文化和团队精神。

     情怀与传承:围棋人的坚守与期望

     在孙俊彪的晚报杯生涯中,最难忘的人是吕会民老师。“我们认识了大概40年,他非常信任我,把北京区组队参赛的事情交给我做。”他动情地说,“这份信任,让我更加坚定地投身于围棋事业。”

     在他看来,晚报杯不仅是一场赛事,更是一个传承围棋文化、培养年轻棋手的平台。谈到这么多年投身晚报杯的最大收获,孙俊彪毫不犹豫地说:“看到队里的队员能取得好成绩,北京队能出来好成绩,这就是我最满意的。”他的眼中闪烁着对围棋的热爱与执着。

     对于那些想要继续参与晚报杯的棋手们,他有着殷切的期望:“晚报杯能给少年棋手带来快乐,对于围棋业余棋手来说,能参与其中是特别大的荣幸。希望孩子们珍惜这个机会,享受围棋带来的乐趣。”

     晚报杯不仅是一场围棋比赛,更是青少年围棋爱好者追寻梦想的舞台。它见证了无数棋手的成长与蜕变,也承载着无数围棋人的梦想与情怀。正如孙俊彪老师所说,晚报杯的魅力在于它的团队精神、围棋情怀以及对未来的无限可能。在这片围棋的天地里,晚报杯将继续书写属于它的传奇。